一、項目速記
2021年11月4日,隨著如東黑啟動項目L1集電線路F66風機并網完成,如東海上風電黑啟動試驗項目順利完成。
隨著國家碳中和和碳達峰任務目標的提出,煤電又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公司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探索新能源風電項目。在此背景下,公司主動尋求機遇,承攬如東海上風電黑啟動項目。
自今年5月12日入場,到11月5日試驗結束,報告提交業主,整整6個月。經過公司領導關心,運維部蘇總親自安排指導,順利完成試驗任務。試驗報告提交后,得到業主的一致認可。象征我公司,探索新能源風電的決策方向是正確的。
二、黑啟動項目簡介
海上風電,就是將所有風力發電機建在海面上,配套建設一個220千伏升壓站的海上平臺,風力發電機發出的電能通過海上升壓站輸送至陸地變電站,最后并入系統電網。
風電機投運前要求對附屬設備參數進行調試,使風電機參數符合并網條件,進行一次并網測試。風機設備調試,正常情況下是從系統電網通過升壓站返送電至單臺海上風電機,給風機提供調試電源。但是由于海上升壓站體積龐大、安裝運輸、調試工期長等原因,升壓站受電時間滯后。所以,需要提前采用臨時柴發+可變負載,建立微電網系統為風電機送去調試電源。使升壓站與海上風電機安裝調試同步達到并網條件,壓縮調試時間,使海上風電提前具備并網條件。
為黑啟動系統構建微電網的難點在于,海上升壓站至每臺風機的電纜屬于容性負載,需要經過仿真模型準確計算系統容抗參數,利用可變負載進行全補償后才能建立穩定的微電網系統。
整個工作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先不說在海上建設這樣一個微電網如何艱難,光是從岸上坐船駛達平臺,就是一件需要毅力甚至運氣的事情。
三、與風浪作戰——不畏艱難的中能人
“嘩啦……嘩啦……”
頭頂藍色的夜空,一排又一排翻涌著的海浪裹著星光,拍打在高聳出海面十幾米的海上升壓站臺柱上。咸咸的海風回旋在海面上空,仿佛在故意招惹原本靜謐的大海,只有一片片風機頂閃爍的高空警示燈,眨巴著紅色的眼睛,配合著這場不知道何時停止的游戲。
全組人員都沒有乘過船,出發前誰也想像不到行船的顛簸和寂寞,每個人對這樣的場景既存有期待,又有暈船的擔憂。
這一次,項目四人隨著三峽H6海上風電黑啟動項目組出發,前往海上升壓站,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三峽新能源如東海上風電項目L1海纜風機順利并網。坐上十米來長的交通船,看著翻涌的海浪,每個人都知道,又將面臨一場鏖戰。
果不其然,由于交通船太小,吃水不深,船身在海浪的拍打下劇烈搖晃,海浪一個接著一個打在甲板上,甚至船艙玻璃上,漁船內部擺放的凳子都沒能用重力抵過拍打帶來的作用力,在船艙中晃來晃去。伴隨著波浪一起翻涌的,還有工作人員的腹腔,大家紛紛承受不了劇烈晃動帶來的生理性不適,吐到幾近虛脫。經過長達7個小時的行船,終于看到海上升壓站平臺的那一刻,每個人都長舒了一口氣——終于到了目的地。但高興還沒兩分鐘,一個新的難題又出現了:交通船靠近平臺扶梯時,由于風浪太大,船頭上下顛簸達到兩米,人始終無法安全地爬上扶梯。
這時,船老大安排調轉船頭逆水行舟,利用船動力頂住柱基橡膠緩沖墊,減緩顛簸幅度,然后讓一個有經驗的人員首先上去。這個人上去平臺后,首先啟動平臺柴發,再用船上吊車把其它人員、物品逐一吊上平臺。
四、苦中作樂,一往無前
這是一座距離海岸五十公里的海上升壓站,四層樓高,因為建在海上,設計之初便被定位為“無人值守”,在茫茫大海之中,它無疑就是一座孤島。由于只有柴油發電系統和蓄電池系統兩個電源來維持平臺基本的運轉,沒有外部電源來保障照明、通訊,隊伍登上平臺時,連一些基本的照明都是關閉的。
糟糕的是,平臺上淡水資源非常有限,除了帶上來的一些補給,工作人員只能飲用存儲在水箱中的淡水,有時候放置時間久了,水箱中的水會散發出奇怪的味道。如果惡劣天氣時間長,沒有行船補給,就只能吃一些壓縮餅干充饑了。
也正是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大家在平臺上的相處顯得格外親密。個人帶的補給有限,不夠了,大家就互相分一分;遇上好運氣,有廚師跟著上平臺,大家會輪換著幫忙洗菜擇菜,即使吃到放了幾天不太新鮮的菜,每個人也都吃得津津有味,畢竟一般情況下,只有掛面、洋蔥、土豆等耐存儲的食物。
風大了,有些工作開展不起來,風小了,風機轉不動也無法開展工作。在海上,只有適合的“窗口期”才能工作,而每個月窗口期只有十幾天。還要等待吊裝風機、敷設海纜、設備消缺等其它工作都完畢,才能進行黑啟動試驗工作。
生活的困難打不倒我們年輕的同事,大家并肩作戰,一一克服。
項目組是首次接觸到海上風電項目,并做風電試驗,工作轉向大。錄波儀是試驗主要儀器,需要提前認識儀器、熟悉儀器的使用方法難度可想而知。項目組進行了分工,商討解決的辦法。有的同事負責找來說明書,咨詢廠家,求助調試同事;有的同事負責試驗接線,儀器校正;有的同事負責高壓盤柜檢查,變壓器檢查;試驗措施復雜,也難不倒我們,大家商量利用運行特長,列出操作票步驟,逐步對照措施擺放試驗運行方式。然后,再根據試驗措施提供的線纜參數,計算補償值。最后,和計算機仿真值已經十分接近。只要心往一處使,辦法總比困難多。
風葉借風轉,在電腦監控系統里,發電功率顯示500kW。風機并網成功了,大家欣慰地笑了。
經過項目組不懈努力,截至11月5日完成了三峽H6平臺和H10平臺共10條集電線路充電試驗,以及53臺風機并網試驗,順利完成本次黑啟動試驗任務。這也驗證了公司介入新能源的戰略方向是正確的。相信公司會以此為契機,積極投入更多的新能源項目。